破除出租车垄断需要给黑车正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01.13
作者:周俊生
所谓的“黑车”其实就是一种个体营运,在今天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由市场激励出来的民众的自发创业。
刚进入2015年新年,国内多个城市就接连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参与停运的出租车司机主要有两个诉求,一是要求政府严管由打车软件产生的“专车”服务,保护他们的市场份额,二是要求出租车公司降低他们缴纳的“份子钱”,为他们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对于出租车司机打击“专车”服务的要求,地方政府都给出了坚决支持的立场,多地交通部门将“专车”服务定为“黑车”,并派出执法人员上街检查。但对于出租车司机降低“份子钱”的要求,交通部门的态度却并不是那么坚决,有的地方迫于司机停运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对此虽然有所响应,但只是像挤牙膏般降了一两百元。更有甚者,在上海、西安等城市,这个诉求被交通部门拿来作为涨价的理由。
其实,无论是“专车”服务,还是“份子钱”,都指向了中国出租车行业一个根深蒂固的顽症,这就是由政府控制出租车牌照所导致的行业垄断。因为垄断,出租车市场供应不足,所以“专车”服务才能有市场,因为垄断,所以出租车公司才可以不断提高“份子钱”。而这种垄断所产生的后果便是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能满足,而出租车司机也成了被公司盘剥的对象。在出租车市场所形成的垄断格局之下,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的乘客还是作为劳动者的司机,其利益都受到了损害,通过这种垄断得到好处的是地方政府庇护下生存的出租车公司。
因此,要解决目前出租车市场所形成的问题,只有从破除垄断体制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入手。由打车软件催生的“专车”,在现有的市场体制之外,开拓出了一条市场服务的新路。但是,这种在体制之外的出租车服务其实在国内几乎所有城市都早已有之,那就是被称为“黑车”的个体营运。所谓“专车”只是运用了新技术,它与巡游式的“黑车”在性质上并无区别。垄断体制下的出租车服务,为了保证出租车司机拉到足够的生意,只能通过牌照控制来遏制充分的市场竞争,但这样一来必然产生市场空隙,体制之外的“黑车”便应运而生。因此,所谓的“黑车”,其实是市场供应不足的产物,客观地说,它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填补了市场供应不足的短板。而它的客观效果则是使垄断体制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交通部门才不断采取措施,必欲将其铲除而后快。
要破除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格局,不妨先从给“黑车”正名开始。说到底,所谓的“黑车”其实就是一种个体营运,在今天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由市场激励出来的民众的自发创业。当然,出租车服务有一定的专业要求,无论是车辆还是司机都需要一定的资质,因此交通部门应该做的是规定行业准入标准,只要符合条件,任何个体劳动者都可参与出租车载客营运。但由于目前政府将个体营运一律视为“黑车”,而疏于引导,反而导致一些缺乏资质的“黑车”混迹其间,使乘客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当“黑车”得到合法化地位,现行的出租车公司以收取高额“份子钱”为生存手段的垄断体制就必然会瓦解。出租车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市场服务,出租车公司收取的“份子钱”,既盘剥了司机的劳动收入,也造成消费者出行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无端损耗,垄断对劳动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害处一目了然。现在一些出租车司机将“黑车”和“专车”视为仇敌,但是如果个体营运成为出租车市场的主流,他们完全可以离开出租车公司,开自己的车挣属于自己的钱,所谓的“份子钱”不是要不要降低的问题,而是可以化为乌有。当然,当出租车市场不再由政府控制,目前由政府制定价格的做法也就是多余的了,消费者可以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得到更多实惠。
垄断体制下的出租车服务容不得别的车 有市场就有需求,合理的不一定合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