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忙活儿不是常有的事吗 经销商要造反啦
不久前,缸哥就在留意经销商库存的情况,有经销商“造反”成功,会不会有一大波跟上?而最近,宝马与经销商的恩恩怨怨闹得尽人皆知。其实事情很简单,起初就是经销商任务重,库存鸭梨大,而厂家还一个劲的压任务,于是经销商想跟厂家谈判,一是降任务,二想拿返点。最后厂家还是做出了让步。缸哥觉得,宝马这件事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例,不足以引起那么大的关注。但其意义在于,这件事似乎让其他苦逼的被库存压得喘不过气的经销商看到了希望,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经销商加入“反水”的大军呢?其中又隐藏着经销商的多少无奈与苦衷呢?缸哥先试图还原宝马事件的始末。
7月30日,多家大牌宝马经销商集团旗下部分城市4s店“反水”,放弃本月任务或者部分放弃任务。原本说好的能完成的本月任务,在月末最后两天通知宝马区域,无法完成既定销量任务。另外据了解部分宝马经销商库存基本达到其月销量一倍,占用资金1-2个亿不等,按照市场上1分利的资金成本来算,每个月1-2千万不等的利息支出,厂家给的各种补贴基本都打在车价中,让利给消费者,售后好一点的可以养店,售后差一点的,按照目前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宝马经销商崩盘在即。
在11月末,宝马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多次小规模沟通,最后共有32家经销商集团达成共识,诉求是:
① 根据2013年宝马中国2000亿的销售收入计算,给予经销商3%、共计60亿人民币的补贴。
② 宝马中国以后每年的销售任务量必须与经销商共同协商制定。不能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方法要求虚报月度零售数量。
③ 不能以KPI考核作为捆绑,变相强制增加批售数量或搭售滞销车型。
④ 不能在零部件采购任务中捆绑精品批售任务。
如果双方谈崩了,后果不是谁能承担的,谁能想象,华晨工厂、德国慕尼黑工厂停工或者减产,华晨宝马港股、BMW股票都会狂跌;被世界媒体关注,被用户怀疑,种种无形的损失难以估量。所以横的,怕不要命的。
12月8日17点,宝马中国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沟通年末补贴事宜,双方达成初步共识。早先宝马提供一个方案,对给予经销商的补贴按宝马2013年2000亿营业额,给0.5%,10个亿,被经销商拒绝,经销商提出3%,60个亿补贴,安格提出请示德国总部8日给大家答复。最后达成的结果不到60亿,按照经销商销量占比进行分配,这个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件事情就有了结果,可见这件事,宝马德国总部对其重视的程度。
经销商快被库存逼疯了
这并非孤例,经销商造反似乎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合资品牌在上海的渠道发生集中退网事件。多家4S店已经相继向厂方报备退网,并停止向厂家提新车以及停止接受厂家相关考核。而在更早前的8月,有报道称北京13家日系合资品牌经销商停止在厂家进车,以此表明对厂家补贴政策的不满。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等地的数据也显示,三季度不少品牌经销商不约而同地作出拒绝进货的决定,舍弃返利以求自保。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1月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上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不仅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而且达到2014年的库存预警的新高。而经销商普遍认为11月份的经营状况差于上月。不仅如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由于厂商将大量的库存转嫁到流通环节,经销商因市场需求放缓或不足,而导致库存高企、经济效益下滑,出现大面积亏损的严峻局面。
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发布的《某日系合资品牌江苏地区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则称,江苏一些该品牌4S店的库存超限已高达10倍。
http://img.yzdsb.com.cn/shijiazhuang/forum/201412/12/093032qnccwrknvpd1na14.jpg.thumb.jpg
而在2014年经销商满意度调查中,所有调查指标中,经销商对厂商库存管理的满意度最低,约40%的经销商月度平均库存系数高于2,也就是库存高于2个月。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以6月份狭义乘用车总销量为135.5万辆、当月库存系数1.69推算的经销商终端库存量约为229万辆,其中合理库存约163万辆,超过合理库存水平约66万辆,占用资金约为924亿元。
http://img.yzdsb.com.cn/shijiazhuang/forum/201412/12/093055naa9w8z20gggk9a8.jpg.thumb.jpg
财报显示,国内上市的三家汽车经销商企业——庞大集团、申华控股和亚夏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申华控股去年同期已是亏损状态,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由0.57亿元扩大至1.67亿元。而亚厦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录得亏损1500多万元,收益下降257%,导致前三季度只实现净利润580多万元,同比下降近九成。
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向工信部、商务部递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主机厂盲目扩大产能,使得产量释放过快。同时,从2012年至2014年的汽车市场增速来看,却呈现了需求逐渐放缓的趋势。产能释放过快与市场需求放缓,必然造成高库存的结果。
而另一方面,当前汽车行业现行的产销体制决定生产企业生产多少,经销商就得买多少。然而,近来年随着需求放缓,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但厂家并没有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却依然按照计划排产,视经销商为蓄水池,将产品强压经销商认购,以实现生产环节的销售并获得利润,而这种销售并不是真正实现了社会纯销售,而是将大量的库存转嫁到流通环节,经销商因市场需求放缓或不足,而导致库存高企。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造成今年汽车经销商盈利下滑的根源,在于主机厂今年对市场的预期提高,但实际市场需求则有所放缓,经销商则因背负大量库存而经营环境恶化,面临财务费用增加、资金链条断裂、严重亏损的局面,从而导致厂家和经销商矛盾激化,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协会出头,汽车生产企业会不会买账?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尽快组织部分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经销商召开工作座谈会,了解当前汽车生产和流通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呼吁汽车生产企业与汽车经销商应充分协商,达成合理库存的共识,对于超过合理库存范围的,应由厂家承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强调,需要对目前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不平等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例如,对于经销商亏损面超过50%的品牌,要求品牌调整商务政策,保证经销商的正常经营;而对于出现严重价格倒挂的车型,要求厂家调整对经销商的售价,保证经销商的合理利润。
缸哥点评:俗话说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当初卖车利润高,经销商能赚到钱,但经济命脉攥在厂家手里,必须听命于厂家,被厂家牵着鼻子走。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越来越薄,汽车经销商模式逐渐没落,如果厂家还抱着高高在上的态度对经销商进行压榨,经销商的反攻是迟早的事。正所谓唇亡齿寒,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经销商其实跟厂家是一体的,双方应该是利益共享,共同进退。各位生产厂家,是不是该对经销商好一点,他们日子好过了,才能更好的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得到好的服务,就会帮你进行口碑宣传,你就能卖更多的车……
其实 这几年宝马在国内销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