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九旬老太卖报,上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画面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每天早上7时,89岁的杜鸣凤总会哼起小曲,骑上后座装满报纸的自行车从家出发,开始一天的“卖报行”。从石家庄佳农市场到南焦客运站,老人送报、卖报,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15年,“我这是发扬劳模精神!”她总爱笑着这样说。近日,多家媒体对杜鸣凤老人进行了报道,这位每天乐呵呵卖报的“花样奶奶”成了名副其实的“红人”,网友们送给了她一个可爱的昵称——“卖报奶奶”。
7月31日上午11时半,记者在南焦客运站北侧,见到了正在卖报的杜鸣凤。满头银发,身穿红马甲,斜挎小黑包,身形瘦小的杜鸣凤怀抱着一大摞报纸,不停地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1米5左右的身高在人群中显得很“高调”。
“来份报纸吧,五毛一份。”杜鸣凤一手揽着报纸,一手抓住扶手,登上一辆长途客车,两位乘客买了报,杜鸣凤开心地向车外走去。“您慢点!”司机刘师傅熟络地叮嘱道。“我认识她快10年了,老人家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卖报的自行车都已经换了3辆。”刘师傅告诉记者。
在南焦客运站,过往的客车司机、路边商贩都对杜鸣凤十分熟悉,也是老人的“常客”。“每天买老太太的报纸,我不怎么看,就冲老人家十几年如一日的这股韧劲。”路边一位卖煎饼的大姐说。
每天180份报,坚持卖完才回家,杜鸣凤收工要到下午2时了,“从没觉得累,每天骑车能锻炼身体,一路卖报还能认识不少人,多好啊!”杜鸣凤开心地对记者说,“我给自己编了顺口溜,你听听!老太我今年八十多,上街卖报人人夸;劳动致富笑哈哈,为了子孙幸福家……”
杜鸣凤曾为石家庄棉纺七厂的一名工人,34年间工作兢兢业业,在1955年曾被评为省级劳模。退休后,杜鸣凤当起了石家庄东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热心地为200多家住户的大事小情奔走。然而十几年前,小儿子患上脑血栓,无法继续工作,老伴的身体也出现状况,医疗开支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为贴补家用,杜鸣凤开始卖报,每天早上7时出门,一天下来能赚上20多元,“一个月多了600块钱,一些日常开销的压力就小多了。”杜鸣凤回忆说。
最艰难的时候,杜鸣凤的老单位工会曾送去几千块钱的救助金,周围的人也劝其向社会求助,但70多岁的杜鸣凤咬牙坚持,婉言谢绝:“我是名老党员,也是劳模,自己挣钱能挺过去,不想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
如今,儿子病情好转,孙女考上大学,一家人的困难时期过去了,全家人都希望杜鸣凤可以歇一歇,“毕竟年龄大了,不想让她太累。”杜鸣凤的老伴说。可对于卖报,杜鸣凤有着自己的“执拗”。
“我跟老伴都有退休金,现在生活也没啥困难。但是我真闲不住,自己走得动,就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人能老但心不能老,自食其力,心里舒坦。”杜鸣凤说。老人的积极状态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小儿子病愈后,虽然还是腿脚不便,但他现在也在小区门口摆起报摊,每天卖报,精神状态好多了。”杜鸣凤介绍,平时卖报途中也会碰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小青年,杜鸣凤每次都要上前劝导一番:“这么年轻,要好好工作,忙起来你就快乐了。”
“Merry Christmas”、“Goodmorning”、“Welcome”……杜鸣凤z最近还向孙女学习了英语,“就是碰到了外国人,我也能卖给他报纸。”杜鸣凤自豪地说。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杜鸣凤笑着说:“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梦,我也有中国梦啊,我的梦就是劳动梦。我想卖报到100岁,然后就每天坐在客厅,看看电视,享受下晚年。”
页:
[1]